首页 >> 科普

张一鸣创业经历感悟(张一鸣创业故事总结)

2023-03-01 科普 190 作者:佚名

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分享张一鸣创业经历感悟的相关知识,通过是也会对张一鸣创业故事总结相关问题来为大家分享,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的话,希望大家别忘了关注下本站哈,接下来我们现在开始吧!

1天使投资人张一鸣首谈创业艰辛

引导语:张一鸣:我记得确实在创立的前一年半吧,其实整个业界没有这么看好。我记得我见有些投资人的时候,就很常见的问题就是说,四大门户有多少人,你们有多少人、、、、

11月27日,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张一鸣受邀参加央视《对话》节目,话题从对 资讯 的另类颠覆,到要不要站队的问题,再到如何面对BAT的挑战。在谈到要不要站队的问题时,张一鸣表示,中国互联网现在这种格局也维持了比较长的时间了,如果能够有新生的公司或平台起来,这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释放。

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柳甄也参与了这次《对话》节目的录制,这是她离开Uber履新今日头条后的首次电视亮相。柳甄吐槽张一鸣不会说话,因为这位技术男太实在,不讲情怀,“我现在加入公司大概三周多一点,发现公司跟一鸣当时描述的非常一致。”。

今日头条技术总监、张一鸣的大学室友梁汝波在节目中爆料称:张一鸣大学时就是一个“网红”,靠修电脑,在校园BBS上认识并且追到了现在的太太。

今日头条成立短短四年多时间,已经成长为估值超过120亿美金的超级独角兽。在节目中,张一鸣首次谈到了当年 创业 的艰辛,称一个月见30多个投资人,说话太多以致失声,“在创立的前一年半,其实整个业界并不看好今日头条。”

张一鸣在《对话》中首次公开回应了今年腾讯投资的传闻。今年7月,有传言称腾讯要收购今日头条,而张一鸣以一封内部公开信的形式直接澄清,“我创立今日头条,不是想成为腾讯的员工。”

再次谈到这个话题时,张一鸣表示,“这句话并不是说我们跟腾讯合作或者竞争有什么问题,我更想表达的一个意思是说,我们希望能够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很大价值、很大意义的平台级公司,主要是想跟员工或者跟业界表达的是,头条还是有自己的志向的。”

在今天的互联网创业圈,“烧钱”似乎是每家创业公司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不管是2008年之前的阿里巴巴,还是如今烧钱最猛的O2O行业,在市场上并不乏靠钱烧出来的大市场,谁烧的钱多,谁就有可能把竞争对手挤掉。

张一鸣对于“烧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你的系统整个效率比对手高很多的话,其实通过单纯的烧钱,它能产生的竞争力是很小的。就比方说两辆车,它的燃油燃烧到动力的转化如果差了几倍的话,那么光靠烧油的话,其实是规模越大,它亏损越大。所以不论是烧钱还是不烧钱,应该在这个效率的前提之下。”

今日头条年初大规模地做线下广告投放,9月份又宣称拿出10亿元投资短视频创作者,但是张一鸣在《对话》中称,今日头条的造血能力极强,这些都是在不烧钱的情况下进行的投入。

截至2016年10月底,激活用户数已达6亿,日活超过6600万。今日头条靠人工智能的推荐算法颠覆了传统的资讯分发模式,但也因为缺少内容基因而一度不被看好。《对话》现场请来“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等多位媒体人,一起探讨新媒体的内容品质问题。

秦朔对机器组织的信息提出质疑,“如果这样的海量信息,将来大海里很多泡沫都此起彼伏的话,我觉得那种真实的海底里的情况反而失真了,这个问题是机器至少目前不能完全解决的。”

张一鸣则认为,“整个新媒体质量平均比传统媒体要更低”的原因在于,渠道刚刚爆发的时候,它的吞吐量一下大了很多,内容也一下子比过去多了很多,良莠没有分层。

“今日头条在一些基础问题上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内部有打击标题党,打击虚假,我们有专门的程序技术运营人员,就是把不论是投诉的、举报的把它标注出来,然后训练这个模型样本。”张一鸣表示,“标题党、虚假这部分已经解决非常多了,是机器和人工一起来完成。但是更高质量、更好的来源标注,还需要时间,等新媒体良莠分层之后,会好很多。”

以下为部分文字实录:

柳甄:张一鸣不太会说话

主持人:柳甄,你为什么说张一鸣是一个不太会说话的人?

柳甄:我跟一鸣接触时间不长,我记得跟他有一次聊天,然后到中间我实在忍不住了,我说,一鸣,你太不会说话了(笑)。

主持人:对。一鸣,你当时跟人家柳甄要谈未来的这种合作,说要不要到我们这儿来等等,你是怎么跟她聊的?

张一鸣:我说的比较实在。

主持人:你的实在指的是什么?

张一鸣:你问她。

柳甄:一般人都会说,比如说你来了之后比较讲情怀啊,但是我觉得一鸣真的是一个一五一十的人。特别是我现在加入公司大概三周多一点,我的感受就是,别人问我说你有没有特别惊讶的事情,我说没有,因为跟一鸣说的真的是非常的一致,感觉到整个的公司的风格也非常像他。

TMD能打破BAT的格局吗?

主持人:张一鸣先生的样子,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个人,马化腾先生,也是这样,很儒雅地坐在我的对面,戴着眼镜,然后谈起技术就会无限地热衷,滔滔不绝。而且之前我确实看到,很多的文章当中也提到说如果要拿BAT这三个互联网巨头对比现在的年轻人里,可能他们觉得张一鸣还真的挺像的。

王琼:我们当然希望一鸣有一天能够成为像马化腾这样伟大的一个企业家,世界级的企业家,我觉得有这个潜力。

主持人:其实BAT已经是互联网江湖当中固有的一个组合了,人们在今年的互联网大会上又看到了一张照片,这个照片是新晋崛起的组合,叫TMD组合。大家可以看到包括了今日头条、美团、滴滴,这三家所谓的TMD组合也被大家看作是未来最有崛起和颠覆力量的独角兽公司。

柳甄:我觉得这个东西是可以打破BAT的格局,这个格局本来也是一个变化的格局,将来再出现另外一个格局,我觉得这都是非常好的,BAT格局本来就应该被打破。头条的发展不限于任何的格局、地域,而且如果你看这三家公司在一起,如果从我的商业的模式来看,我觉得头条一开始可能立足的就是一个没有国界的这样一个平台式的发展,因为没有很多的O2O,offline的这一块,如果没有格局就没有一个想象的瓶颈,所以我确实觉得头条可以是一个非常打开思路,将来的发展也是可以打开疆域的这样一个公司。

主持人:这个其实是一个头条内容了,如果要真正能上头条,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要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要上这个头条,它的困难多吗?

王琼:困难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多的,每一年我和一鸣都会梳理一下说今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们看到挑战一年一年的在变大。过去的话,BAT根本就不可能把头条看成是一个竞争对手,我们也从来没有真正地站在跟他们相同的舞台上去竞争过,所以我觉得未来的挑战会更大。

头条寻人让寻人启事成为头条

张一鸣:我举一个特别小的一类信息,这类信息呢,过去被印刷在报纸的夹缝之间,就是它只能印刷在报纸的夹缝之间。

主持人:上不了头条。

张一鸣:上不了头条。我们找一个夹缝中的一个信息,这类信息叫做寻人启示。往往寻人启示是说,如果有人遗失了,走丢了,那么跟报社联系,报社在第二天把它刊登在报纸的夹缝,为什么不能登在头条呢,因为头条有很多重要的消息,头版头条。

主持人:对。

张一鸣:这个也不是付费的广告,所以只能放在这个夹缝中。但你想在一个夹缝中,在第二天出版,那他这找到人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

主持人:对。

张一鸣:所以我们当时就有一个想法说能不能让这个寻人的信息第一时间地在人走失的位置,可能的分布的范围内的用户给他推送这条信息,那么你就很有机会找到人了。所以我们把个性化的精准推荐用在一小类的寻人启示上,发现效果也是特别突出。就是我到今年为止已经找到,就完全通过我们的信息找到的这个人已经超过500位了。

主持人:当越来越成熟的机器分发逐渐代替人工编辑的时候,是不是我们从前熟悉的人工编辑,这些人或者方式就会永远地退出历史舞台?

张一鸣:我觉得人在创造内容上的创意是不会的,是始终需要的,但是在挑选信息上我觉得非常大的程度上会让位于人工智能,我觉得机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个月见三十个投资人,说到失声

张一鸣:在这个时代在中国,我觉得创业的难度确实比过去低了很多。我听过刘永好先生他讲说他创业的,卖鹌鹑蛋,贷不到款,贷八千块钱,但是我不用贷款贷八千块钱。王琼,他代表SIG,很快地第一笔给了几百万美金的风险投资。所以我总体觉得已经是,在这个时代在中国已经是很幸运了。

主持人:对,时代不一样了,我们创业的幸福感也不一样了。回到你的创业最初,我想问问,当时所有的投资人都一致看好今日头条这个模式吗?

王琼:好像没那么简单。在头条的前几年不是这么容易能够让大家都认可这个模式的。我们走过了很长的路,在我们进行第二轮投资的时候,B轮投资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一鸣在一段时间,见了很多的投资人,每次见完以后会给我发一个,跟我说,哎呀,今天发挥得不好,好像说的、问的都不能够对上口型,他说可能是我发挥都不好。回去再想想看,怎么才能跟他们讲清楚我要做什么。

张一鸣:我记得确实在创立的前一年半吧,其实整个业界没有这么看好。我记得我见有些投资人的时候,就很常见的问题就是说,四大门户有多少人,你们有多少人。然后说他们现在有多少用户,他们现在市值多少,有多少钱,就很多这样的类比吧。或者说这个方向好像前几年陆续有人探索,就个性化推荐,推荐引擎,他们都不成功呀,那现在为什么就成功了呢?

因为过去有很多失败的公司吧,这个方向上其实有很多失败的公司。所以确实在,我记得在我们第二轮融资的时候不是这么顺利,那么我印象中我应该一个月见了30多个投资人。我记得有一段时间说话太多了,后来都失声。

主持人:其实现在看起来你就不需要再为融资而发愁了,是吧,大把的人挤在门口,王琼挡在前面说,你们到后面去,我们是最早看好这个项目的。而且你看短短的四年的时间,这么海量的用户,然后估值已经超过了120亿美金这样的一个独角兽的形状已经出现在了大众的面前。

尽量不站队,头条想要自己长大

主持人:在这个竞争当中,无论如何BAT都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都可能需要面临一个选择,我到底应该站在哪个队列当中,这已经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选择题了,今日头条有面对过这方面的思考吗?

张一鸣:思考就是尽量不站队。

主持人:您说的好像尽量不站队啊。

张一鸣:实事求是地说。

主持人:我特别欣赏一鸣的就是他很实在。如果站了队的话,会对这个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张一鸣:因为巨头之间是互相防范和进入对方的领域,如果你站队的话,可能竞争会更激烈,这是很有可能的。我觉得主要是这一点,我们倒没有说特别说绝对不能站队,或者不可以站队,我觉得如果有机会相对独立的做大,可能更有意义。因为其实互联网这种格局也比较长时间了,如果能够有新生的公司起来,新兴的平台起来,我觉得这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吧。

主持人:一鸣的表态是很温和的,但是他的做法是很直接的。大家都看到了,在今年的7月份,本来有传言说腾讯要入股今日头条,张一鸣先生直接说,你别来了,我还是想自己干啊。

张一鸣:当时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有同事来问我,说我加入头条不是成为腾讯的员工,也许他是不是前员工我不知道,他说我不是来成为腾讯的员工的,所以我跟他回应说,其实我创立头条也不是来成为腾讯员工。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跟腾讯合作或者竞争有什么问题,更想表达的一个意思是说,我们希望能够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很大价值的平台级公司,所以这个表述没有针对性。

主持人:不是别人入股了多没意思,而是不能自己长大变得多没意思。

张一鸣:对,主要是想跟员工或者跟业界表达就是,头条还是有自己的志向的。

主持人:那你不会担心你的这种态度或者是表达,会让BAT当中的任何一家不太爽吗?

张一鸣:我觉得他们都很聪明的吧,不会因此就生气的吧。

2从普通程序员到今日头条CEO,张一鸣是如何做到的?

可以说张一鸣的成功是凭借着自己有面对不确定因素的能力,张一鸣在没有创办头条之前,就已经连续与创业5次,在这几次创业当中,虽然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对于张一鸣来说,却从这些创业的过程当中收获了很多的东西,能够让自己在技术上变得越来越精进,就连技术之外的其他方面也掌握的非常熟悉了,所以张一鸣后来提到自己创办头条的时候,就说如果说没有前期这4次创业的经历,那么就没有后来头条的出现,张一鸣有着非常敏锐的头脑。

张一鸣当时做头条的时候,公司里面的人都是技术人员,根本对于媒体方面的事情都不懂,但是当时在创业的时候,就已经把创业的方向放在了媒体这边,所以说内心里面也知道应该做的具体内容,张一鸣本身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已经掌握了很深的软件功底,而且在创业的路上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独特的眼光,所以在创办头条的时候,就已经选择新的路子去做头条的内容,当时他们是用纯技术算法的手段在大量的内容当中去找出非常有价值的东西,而且会根据客户的搜索进行定制化推送。

头条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当一个热点新闻被曝出来之后,几秒钟的时间就会被今日头条所找出,然后就让新闻在网站上迅速的播出,可以说比纸质媒体更要快,而且推送的内容比其他网站的内容还要精准,可能这就是头条能够成功的一个秘密武器。

张一鸣能沟通一个非常普通的程序员到后来成为头条的CEO,在这一段成长的过程当中,经历了多少的辛苦,可能只有张一鸣能够知道,所以想要成功就要付出努力。

3张一鸣是白手起家吗

张一鸣是白手起家。

张一鸣出生于1983年,父母都是普通的事业单位工作者。与一般的父母对子女严加管束的风格不同,张一鸣的父母一直都是宽松式教育。也是在轻松无拘束的环境下,让张一鸣能够亲身尝试体验各种新事物,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奋斗之路。

进入社会后的张一鸣也的确如此,亲身尝试多种职业,尽管有困难与失败,但这些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为张一鸣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2005年大学毕业后,一位师兄十分欣赏张一鸣的能力,邀请他一起参与创业。虽然当时师兄的想法还没有具体地落实,只有一些简单的概念。但正是这样简单的对话打动了他,他认为这是他想要去了解和学习的东西。就这样,他开始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工作,但是产品的市场定位失误导致公司没能继续发展下去。

之后在毕业后短短三年时间里,张一鸣辗转换了4份工作。一直忠爱创新的张一鸣在进入社会后进行了多次的创业,现在的他获得的荣誉和成功其实都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

2009年,张一鸣开启了第一次独立创业,创办了垂直房产搜索引擎“九九房”。在这期间,张一鸣开始涉足新的领域,开始研究移动开放。

在“九九房”关于移动开发的工作经历让张一鸣发现了许多契机。即使在公司已经成为了CEO,但在2012年,他依然选择辞去职务。直到这时,张一鸣的成绩并没有被大众看到,一次又一次的放弃和失败,或许是他在为之后的成功做铺垫。

之后,张一鸣开始筹备“今日头条”的创办,在发现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趋势后,成立了“字节跳动”公司。公司的发展方向很快得到市场的认可,张一鸣的成果也出现在人群中。而“今日头条”算是张一鸣的第5次创业,从2005年开始,他前前后后经历了四次创业,但是他都没有选择走到最后,可以说都失败了。

有些是因为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有些是因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连续的失败并没有打倒他,“今日头条”成为了张一鸣展现自己的一张名片。

在尝试和挑战之后,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正是张一鸣的经历写照。创办的“今日头条”很快在市场被广泛应用,注册用户在短时间内猛增。  

而“字节跳动”旗下的其他应用软件在软件市场中占据了大量份额。人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这些应用软件的出现。引起全民热潮的“TikTok”也为“字节跳动”旗下软件。

2012年成立的“字节跳动”,在2018年的估值就达到了750亿美元,之后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而它的市场并非仅限于国内,在2020年就在伦敦建立了TikTok欧洲业务中心。而后企业的市值不断增长,如今达到5300亿元。

4张一鸣:不到四十岁创业五次身价近千亿,你知道他的故事吗?

在如今移动软件众多的网络时代,像TikTok那样引起历久弥新的全民热潮的软件少之又少。

这样的成功离不开创始人独特且新颖的创业理念,作为创始人的张一鸣正是这样一位敢闯敢做的创新者。

偏爱新事物的他总是会及时将自己的想法应用到实际之中,即使失败重重,工作与创业之路坎坷无数,他能够将这些转变为财富,创立自己的软件世界。

家庭氛围潜影响

张一鸣出生于1983年,父母都是普通的事业单位工作者。与一般的父母对子女严加管束的风格不同,张一鸣的父母一直都是宽松式教育。

也是在轻松无拘束的环境下,让张一鸣能够亲身尝试体验各种新事物,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奋斗之路。

进入社会后的张一鸣也的确如此,亲身尝试多种职业,尽管有困难与失败,但这些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为张一鸣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童年时期,父母的谈话总是会提到朋友创业成功的事情。这些有意无意的谈话让小小的张一鸣产生了好奇心,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顽强的种子。

张一鸣也很早地意识到了自己想要做出有价值的东西,一些虚幻的梦想对他来说并不存在。

在学校的学习中,他很清楚地发现了自己所喜爱和厌倦的东西。在化学实验课中,他发现自己更喜欢有创新性的事物,并十分注重食新鲜事物的体验感。

当初张一鸣心中那颗父母无意抛下的种子开始成长了。

张一鸣的人生之路一直都在自己选择。所以在进行大学专业选择时,张一鸣想要能够快速见到变化的专业,就这样,他进入到了微电子专业学习。

在学习之中,深入的了解让他产生了其它一些想法,随后又转到了软件工程学习。张一鸣父母对于他选择的参与并不多,但是家庭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张一鸣的每一个选择。

三年换四份工作

2005年大学毕业后,一位师兄十分欣赏张一鸣的能力,邀请他一起参与创业。虽然当时师兄的想法还没有具体地落实,只有一些简单的概念。

但正是这样简单的对话打动了他,他认为这是他想要去了解和学习的东西。就这样,他开始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工作,但是产品的市场定位失误导致公司没能继续发展下去。

2006年,张一鸣进入旅游搜索网站酷讯工作。

在这家公司里,张一鸣是第一位工程师。全面负责酷讯的搜索研发,有想法的他总是能挖掘到一些常人容易忽视的点。仅仅一年的时间,他就成为了技术总监。

他不仅靠的是过硬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善于观察的他能够发现一些能够进行创新的东西。

在酷讯的工作可以说是如鱼得水,成为了高级经理的他需要管理几十个人。但是隔行如隔山,技术和管理两个专业并不完全相通。

他发现自己想要去学习大型公司的管理方法,即使在酷讯有着不错的成就也毅然离开。

2008年,他进入微软工作,但是这段工作经历十分短暂。他离开的原因很简单,他觉得每天做的工作离用户十分遥远,没有清晰的目标与方向。

2008年离开微软后,张一鸣还是以技术为专业加入了饭否创业。主要负责的方向和之前的工作也类似,比如搜索、消息分发、热词挖掘等。

但这个与老乡王兴共同创建的团队并没有生存多久,没过多久就被关闭。

毕业后短短三年时间里,张一鸣就这样辗转换了4份工作。

连续创业,连续失败

一直忠爱创新的张一鸣在进入社会后进行了多次的创业,现在的他获得的荣誉和成功其实都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

2009年,张一鸣开启了第一次独立创业,创办了垂直房产搜索引擎“九九房”。在这期间,张一鸣开始涉足新的领域,开始研究移动开放。

在“九九房”关于移动开发的工作经历让张一鸣发现了许多契机。即使在公司已经成为了CEO,但在2012年,他依然选择辞去职务。

直到这时,张一鸣的成绩并没有被大众看到,一次又一次的放弃和失败,或许是他在为之后的成功做铺垫。

之后,张一鸣开始筹备“今日头条”的创办,在发现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趋势后,成立了“字节跳动”公司。公司的发展方向很快得到市场的认可,张一鸣的成果也出现在人群中。

而“今日头条”算是张一鸣的第5次创业,从2005年开始,他前前后后经历了四次创业,但是他都没有选择走到最后。

有些是因为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有些是因为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连续的失败并没有打倒他,“今日头条”成为了张一鸣展现自己的一张名片。

必然的成功

在尝试和挑战之后,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正是张一鸣的经历写照。创办的“今日头条”很快在市场被广泛应用,注册用户在短时间内猛增。

而“字节跳动”旗下的其他应用软件在软件市场中占据了大量份额。人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这些应用软件的出现。引起全民热潮的“TikTok”也为“字节跳动”旗下软件。

2012年成立的“字节跳动”,在2018年的估值就达到了750亿美元,之后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

而它的市场并非仅限于国内,在2020年就在伦敦建立了TikTok欧洲业务中心。而后企业的市值不断增长,如今达到5300亿元。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创始人的优秀能力,张一鸣在2013年就入选了《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的创业者”,并被《财富》评为商业精英。

可以说完美诠释了“青年才俊”这个词,卓越的成绩让他也成为了国内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青年领袖之一。

他多次入选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和胡润白手起家富豪榜。在2020年,以950亿人民币财富位列《胡润全球百强企业家》的第89位。

而这些成功对于经历无数的冒险家张一鸣来说都在意料之中。

失败的人生经历不会只能带来难过与气馁,每一段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从中发现自己所想要得到与喜爱的,这些才是继续人生之路中宝贵的财富。

张一鸣就是这样,三年换4份工作,连续4次创业失败,但是每一次的放弃他都能够客观地分析原因。张一鸣就抓住了机会,他的成功也是必然的。

这些经历就是他的财富,对兴趣的追求和向往,让他最终获得了成功。

5今日头条CEO张一鸣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特质呢?

今日头条CEO张一鸣身上有如下值得我们学习的特质:

1、保持乐观

面对任何情况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如同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在做项目的时候,面对不确定性也要敢于尝试,保持乐观心态去尝试,才有可能会成功,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拒绝这件事,这样只会限制自我的认知,无法认识到认知范围以外的事情。很多人在面对没有把握的事情就不敢去尝试并抱着消极的态度,而不是当时就去学,让没有把握的事情变成有把握的事情,这件事当中乐观的心态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

2、延迟满足感

如今很多人面对小小的成就会非常满足,并以此成就给自己奖励,马上就会获得成就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来得太过容易,让很多人觉得自己干了任何事情都要给自己满足的奖励,而不是将眼光放长远,延迟获得满足感,会让自己拥有更高的目标,而不是为了一点小事沾沾自喜。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就曾在微博上公开谈过延迟满足感的重要性。

3、坚持

很多事情我们无法坚持,便会选择放弃,殊不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张一鸣在创办今日头条之前曾创业过四家公司都没有成功,更没有走到最后,但他总结了之前创业失败的经验,并对创业失败保持乐观的心态,之后继续坚持创业,才有了如今的创业成功。

4、有高目标

生活当中许多人都是为了一套房而奋斗,这样的奋斗目标局限了很多人的梦想,让这些的一生都为了一套房子而奋斗,导致很多人为了尽快赚钱买房,做着很多和自身工作无关的业余工作,而且也没有技术含量,这样反而会影响自身职业上有更高的追求,我们的目标从来不应该局限于一套房应该有更高的目标。

以上是我所认为今日头条CEO张一鸣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特质,但这些学习特质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大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关于张一鸣创业经历感悟和张一鸣创业故事总结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tags:

关于我们

锐萌小雪知识分享每天更新各类行业经验知识问答,不定期的更新行业经验问答,经验知识解读,生活经验知识科普,以及各种百科经验知识等,学知识,涨见识,就来锐萌百科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2 锐萌小雪知识分享 · 网站地图 · 内容地图 · XML地图 ·吉林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吉ICP备202300028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