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体例(史书体例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分享史书体例的相关知识,通过是也会对史书体例是什么意思相关问题来为大家分享,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的话,希望大家别忘了关注下本站哈,接下来我们现在开始吧!
1史书的体例是什么?
体例指著作的编写格式,史书的体例当然就是指历史书的编写格式。总的来说,史书的编写体例有六种,即编年体,纪传体,纪事体,国别体,通史和断代史。
一、编年体
顾名思义,编年体是以年代为线索编写历史。时间为经,史事为纬,比如《春秋》,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由鲁国史官编写,后经孔子整理修订,以后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又如《左传》,春秋三传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编年体的写法让我们对历史的发展可以有纵向的认识,同时,又可以有横向的了解,是最好的体例。
二、纪传体
纪传体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写法。这种体例以司马迁的《史记》为先河。《史记》里面有七十列传,是最为典型的代表。这种写法突出了历史人物的活动情况,对于我们了解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具体参与情况可以集中了解,但由于很多历史事件是有很多人物参与其中的,又造成了要想了解历史事件,就要对很多人物传记进行综合归纳的问题。
三、纪事体
纪事体是以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为主线,将有关材料集中在一起来编写历史的一种写法。这种体例的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这种写法有利于全面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相比于编年体和纪传体来说,有很多优点。
四、国别体
国别体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一种体例。《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晋代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也是国别体的一个典范。国别体的写法有利于了解某一国的历史发展情况,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历程更容易把握。
五、通史
通史是把历史事件按照先后发生的顺序进行叙述的一种写法,感觉与编年体相类似,但其实,它是与断代史相对应的。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通史,这主要意思是说这部史书把自古及今的历史全部写出来了,其后,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编年体的一个例子。至于现在,很多历史书都是以这种形式来写的。
断代史
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录了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4年,共229年历史。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其他都是断代史。
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
2史书体例有哪些?
1、国别体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就是国别体史书。
2、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就是编年体史书。
3、纪传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 。 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就是纪传体史书。
拓展内容:
史书体例,主要有六种:(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5)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史书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不同史书体例。如《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于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史书体例
3史书体例分类及代表作有哪些?
史书体例分类及代表作:
1、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2、国别体: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共两部)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3、纪传体——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记》。例如《三国志》《史记》等都是纪传体。《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断代史体例——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
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5、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闲先后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早期的史书
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晋朝太康年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东汉末年,荀悦撰成《汉纪》,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编年体的优点是方便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还避免叙事重复,《资治通鉴》的成功开创了撰写编年史的高潮。
陈寅恪曾说:“中国史学莫盛于宋。”。编年体盛行起来,从而产生了纲目体与纪事本末体,梁启超以为:“盖纪传体以人为主,编年体以年为主,而纪事本末体以事为主。夫欲求史迹之原因结果以为鉴往知来之用,非以事为主不可。”
4史书的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纪传体——通过记述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其既不同于编年体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以传人为主,而是以纪事为主,将历史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而纪传体、编年体在纪事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
章节体——具有时间顺序,按章节编排;因事立题,分篇综论,既分门别类,又综合通贯的特点。它比旧体裁的史书容量大,系统性强。不足之处是分章群节。割裂了历史过程的整体性。
打字不易,请采纳。
5史书的体例有哪几种有哪些?
史书的体例:
1、编年体
按年代月日即时间的先后为顺序,依次叙述历史事件的体例。优点:史实的发生、演变,可以明确表示其时间位置,给人清晰的历史时序感;同一时间的各件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较为明确。
缺点:前后关联的事件,常因为其它事件之交错发生而间隔,难以叙述得完整,显得杂乱。
2、纪传体
以人为主体和中心,围绕个人叙事来反映历史事件的体例。首创于司马迁的《史记》,即以“纪”总括为纲,以“传”详叙其事,“表”列出系统,“志”分述门类。优点:描写人物生动、记述史实详细,分析资料完整;缺点:人物事件在不同的部分会重复。
3、纪事本末体
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体例,首创于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他将《资治通鉴》中按照时间顺序记载的一个体系的事件集中在一起,由本至末进行详述。
优点:记事连贯,逻辑条理。后世史家纷纷效仿,历代都有相应纪事本末体史书。如:《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著的《明史纪事本末》等。至明清名称多为各种“纪略”“方略”。
4、政制体(典志体)
以国家管理所使用的典章制度为中心,分门别类记述历代典章制度及其渊源、发展和演变的史书。《史记》《汉书》中也有相应的典章方面的章节,但所述的时间和内容都比较局限。中国史学上第一部有影响的典志体政书是唐代杜佑著的《通典》,包含上起黄帝、下至唐代宗的典章制度。
唐杜佑撰《通典》、南宋郑樵撰《通志》、元代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
5、学案体
记述学术源流、发展和演变的体例。每一种学案要说明该学派的世系、渊源、案主及生平、学术思想、学术论著、相关评论等。这是学术思想史的专类,为学者们研究历代学术思想提供文献资料。如:《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清儒学案》等。
6、史评类
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唐朝刘知几著的《史通》是中国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
《史通》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
7、方志类
又称地方志,是记载地方情况的史书,特点是记述详尽,是了解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如:早期的《尚书-禹贡》、《山海经》就有地方志的特点。后世沿袭演变,有记述各地的省志、府志、县志等。
关于史书体例和史书体例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