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反国教(反国教派别)

2023-03-05 推荐 178 作者:佚名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反国教,以及反国教派别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哪个,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什么叫反国民教育?

香港特区教育局下属国民教育服务中心出版的《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6月开始向全港中小学派发,却因内容“一面倒地唱好中国国情”,“不做反思和分析”,遭到一些港学者和教师的批评。

社会上部分人士包括年轻人反对政府推行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反对理由是“怕洗脑”,因而引起反国教行动.

2为什么说春晚来了一半刘德华

刘德华与春晚十年之约的背后

影评人 2015年01月23日 22:52

稿件经作者秀茂坪授权于百家发表

(文/秀茂坪)随着过年的临近,春晚的消息一炮接一炮的传来,演艺名单正式流出,名单中有个最闪亮的名字-刘德华。距离华仔上一次登台已是2005年的事了,十年之久,已过天命之年的刘德华此番再登春晚究竟背后有什么玄机呢?

在娱乐圈任何一项合作的促成都离不开利益二字,春晚当然也不例外。春晚跟其他演出都点不同,春晚是中央在除夕布置的一场全国收看的大show,参加春晚演出的大多数都是文工团和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出身,是清一色的嫡系部队。除了这些人还有跟中央走的很近的所谓艺术家外加港台艺人。这三类人的演出就构成了春晚这桌盛宴。刘德华曾经四次参加过春晚,自从2005年之后遭遇杨丽娟事件让刘德华陷入人生的转折点,铺天盖地的外界指责声,再到后来被发现早已结婚被媒体冠上谎话天王的帽子使其个人演艺生涯到达一个前所未有负面指数点。那几年是刘德华最难熬的日子,公众形象不断下跌便开始电影减产,空出时间来自我安静疗伤。直到2012年刘德华投资并参与演出的桃姐在口碑和票房取得双丰收并赢得多个电影节大奖,其中刘德华先后问鼎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一时间之前所有的负面新闻都烟消云散,刘德华找到了仍在巅峰的自己。

刘德华作为一个香港人,香港自从97回归之后面对大陆各方面的入侵和打压让香港人懂得站在街头为公义搞抗争,2012年香港爆发反国教大游行,刘德华作为香港的一张名片以及自身的良知以一袭黑衣低调撑反国教大游行。2013年HKTV不获政府牌照群众上街游行,华仔录视频来声援。2014年香港爆发Umbrella revolution,刘德华发出了不要暴力,不要催泪弹,愿香港平安的呼吁。因为这次刘德华上了封杀的黑名单,刘德华在上述中的行为无不被上面牢牢的记住。刘德华虽很低调说话很含蓄得暗撑香港nativistic movement,但在上面的字典里只有敌我二字。不过刘德华并非那些二三线明星,作为一位国际巨星和歌手有着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若一次性永久的封杀会激情千层浪到头来反而不好收拾。于是想到一招-召唤刘德华来帮春晚挽回昔日的影响力和收视率,这也可以算上面视为刘德华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作为醒目仔的刘德华自然会欣然接受春晚的邀请,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的事业需要内地市场,无论是演出电影还是投资或管理公司。面对每况愈下的香港电影,身为香港电影从业员一份子的刘德华身上的使命和责任自然可以想象,现时的情况是香港电影必须要得到内地市场的续命才可以继续前进。刘德华再上春晚是双方各取所需的结果,刘德华最新电影失孤即将上映,为了能够更好的在票房上有所展望,这次的合作更是水到渠成。刘德华公司的大计以及个人的发展都需要上面的支持才可完成,这次的合作标志着日后刘德华跟春晚之类形式的演出会越来越多,换句话说刘德华被内地市场绑架了。

春晚至今走过了31个年头,最近几年随着赵本山不再登台让观众唯一的期待都化为泡影,收视率每年下降。春晚是上面的形象工程,也是文艺强国的一面镜子,如此惨淡当然阿爷会很生气,阿爷是要面子的,自从换老板之后对文艺统战意味胜浓,如去年的春晚看得人昏昏欲睡,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本想乐呵乐呵却被一些小妹舞刀之类的节目扫了兴。今年作为丰收的一年,自然会在春晚上作一个满堂红的氛围出现。除了嫡系部队,刘德华便成为了首要的人选。刘德华是一张王牌,其巨大的影响力无人撼动,是四天大王中的天王,在影视界一呼百应,利用刘德华为春晚造势让观众对今年春晚有了期待,数以亿计的华迷翘首守在电视机前等待刘德华的亮相。刘德华和春晚的这次合作也给那些无视于春晚的所谓耍大牌明星一个下马威和警示作用,从今年之后的春晚明星艺人会纷至沓来在春晚一秀风采。

刘德华和春晚的合作在网上满世界的头条,但对于演出节目和方式,两方都三缄其口,这是故意保持神秘调观众胃口的常见一招。或许还在磋商当中,或许已经成型。如果刘德华再是单纯的唱歌好像没什么新意。刘德华除去影视方面,个人爱好有很多,比如写毛笔字,画画,变魔术,还有师从彭登怀的川剧变脸。网友纷纷猜测会在华仔的歌声中展示变脸绝技,究竟是否如网友所愿呢?只有到时除夕那天才知道。

换做一个内地艺人来上春晚就没刘德华这种影响力和效果,这究竟是媒体宣传的原因还是自身的原因?刘德华出道三十多年,一步一个脚印,待人友善真诚,事业上认真努力,为影视行业奉献诸多经典作品,成立公司投资多部叫好又叫座电影积极帮香港电影出份绵薄之力。春晚的惨淡局面需要刘德华来救场,在这个日日出现新星的世界或娱乐圈,这无不是一种讽刺。

春晚和刘德华的十年之约,今年春晚不见不散。

3请详细介绍基督教伯格米尔派

这是相关史料,从中可以看到此派对保加利亚的历史作用:

基督教有三大派系:天主教、东正教、新教

公元5世纪,东正教开始在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之间传播。

......君士坦丁四世在胜利以后立刻进攻了保加利亚,但是却尝到了大败。因此只好承认了保加利亚国家的地位。在这以后,他又转向了基督教问题的解决上,他明白只有内部的安定才能让他夺回巴尔干与小亚细亚的领土。因此他主持召开了第六届基督教大公会议,缓和了与西部罗马教会的紧张关系。没过多久,公元685年9月君士坦丁四世去世,他的儿子查士丁尼二世继位(Justinian II,685-695,705-711)。这个孩子的头脑并不聪明,而且也不会耍手腕,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皇帝,但是他却得到了天赐的好运。他继位后阿拉伯人由于哈里发继承的问题又一次开始内讧,所以与拜占庭再次结好。亚美尼亚不再被进攻;塞浦路斯两国共管;最主要的是阿拉伯人每年还会给拜占庭进贡。东方的和平不能不说是天赐良机,让这位查士丁尼二世皇帝得到了有一展自己才华的机会。688年至689年,他借口他父亲君士坦丁四世允诺的给保加利亚的年贡已经失去效力可以不再履行,想要挑起战争。并且进军打败了斯拉维尼亚人,斯拉维尼亚的领地是保加利亚的南疆,这次打击就是意味着对保加利亚的宣战,而保加利亚人也没能阻止其有效的防御,原因就是阿斯巴鲁赫的病入膏肓。690年,拜占庭军队彻底打败保加利亚军队,斯拉夫人的一部分附庸到了拜占庭一方,他们被迁到奥普希金军区和比塞尼亚省等地,同化在拜占庭人民中。而保加利亚也没敢于报复反击...

时间的脚步渐渐走到了公元800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公元800年12月25日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教皇为查里大帝加冕,这件事造成的结果就是基督教开始分裂,欧洲东西部也开始分裂,从此以后欧洲的东西部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为什么会出现这件事情呢?我们要从毁坏圣像运动开始讲起。

(一)毁坏圣像运动

毁坏圣像运动是拜占庭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拜占庭的将来的政治和军事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它是8-9世纪拜占庭教俗集团发动的一场禁止人们崇拜偶像的运动。其实更明白地说这是一场夺权运动,也就是拜占庭君主夺取教会权利的运动。它的发起者是利奥三世(Leo III,717-741)在公元726年颁布的《禁止崇拜偶像法令》,结束则是公元843年米哈伊尔三世(Michael III,842-867)时的摄政皇后塞奥多拉(Theodora)搬部反对毁坏圣像的《尼西亚法规》。

1.毁坏圣像运动的起因

这场运动的起因非常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宗教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三方面,下面我们一一展开分析一下。

(1)宗教因素

这个因素是最主要也是最致命的因素。首先,因为拜占庭所处的位置是一个三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汇合点,如果想要国家稳定就必须兼容并蓄各种宗教让他们的交流没有障碍,但是基督教的很多教义是无法让其它宗教的人接受的。如偶像的崇拜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其次,便是基督教的“净化”问题。拜占庭统治者认为,《圣经》中明确记载不可祭拜除了神之外的任何偶像,可是在拜占庭国内却到处都是祭拜各种偶像的人们。那些人认为正是由于他们祭拜偶像才会发生大瘟疫、发生大地震、发生阿拉伯人的入侵、发生保加利亚人的入侵等等。自然偶像的崇拜就成了众矢之的了。第三,则是基督教的“教义”这是的基督教已经完美的用”一神论”取代了“多神论”,而且“三位一体”的“救赎”神学也建立了起来。正由于如此教士们从此开始了迫害异教徒和不信者的活动。不过这个问题其实已经由来已久了,只不过是这时才爆发出来。我在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2)政治因素

这一点我认为其实可以归结成“皇帝个人因素”。我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是由于我发现利奥三世出生在叙利亚的日耳曼尼基亚,这里正好处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交汇处,伊斯兰教的教义深入人心,而伊斯兰就反对偶像崇拜,利奥在童年时代接受过大量这方面的教育,自然而然的会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显现出来,也就是说会做基督教徒没做的而伊斯兰教徒会做的事情。在他的皇帝生涯中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如圣像毁坏、编纂《法律手册》等,第一个毁坏圣像的法规是由723年阿拉伯哈里发叶奇德(Jezid,720-724)颁布的,主要内容与利奥的如出一辙。这是碰巧还是必然?另外的就是关于政教合一问题,明着说利奥是想把教权夺过来,其实更准确地说他是想政教合一!这样皇帝具有召开基督教会议的权利,也可以做教会问题的最后裁决,还能随意任免教会的教职人员。这不是政教合一,这又是什么?!

1946年9月15日“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90年11月15日改国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

目前,保加利亚人信奉基督教、新教的占38%,信奉东正教的占26.5%,信奉伊斯兰教的占l0.6%。他们忌讳“13”数和“星期五”。认为“13”是凶神,“星期五”若与“13”相逢更会令人恐惧,因为它象征着灾难即将临头。他们非常重视举止文明,特别忌讳有人在就餐时发出咀嚼食物的响声。认为这是有失体面的,是一种很不雅观的动作。他们在与客人闲聊的谈话中,不愿意涉及到国内的政治及社会状况等话题。

具体的你可以在这里看到的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什么会让威廉执政

与查理一世对抗的是国会领袖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1658),他是一位清教徒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建立了著名的清教徒军队――“新模范军”,这支大军是圣徒与英雄的结合,敬畏主权的上帝,憎恨专权的罪人,无条件地相信上帝的预定,无条件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不酗酒,不赌博,尊重私产,尊重妇女,是英格兰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杰出军队。他们高唱圣经诗篇中的战歌,打败王军,并于1649年公审查理一世,将他判处死刑斩决。克伦威尔一手拿宝剑,一手拿圣经,建立了一个清教徒共和国,他自己担任护国公。克伦威尔确定了政教分离、制衡王权的政治体制和废除主教专制、各教会自治平等等信仰自由原则。虽然克伦威尔在局面失控的情况下实行了一段时间独裁,但他对民主政体的贡献是无法埋没的。克伦威尔从不偏激,从未曾接受王位和建立永久性的独裁统治。他的统治通常是温厚宽容的。他实行宗教宽容政策,甚至允许犹太人合法地进入英格兰,在会堂中自由敬拜。在克伦威尔统治期间,英国开始成为全球性的强国。

克伦威尔死后,其子理查德己任护国公,但他懦弱无能,国内开始出现无政府状态。保皇党与长老派联合起来,于1660年迎接查理二世复辟。清教徒对查理二世寄予厚望,结果查理二世是个隐蔽的天主教徒,他暗中勾结天主教,倚靠安立甘派,对清教徒大肆压制。其中一项措施就是1662年通过《统一法》,要求所有教牧人员都当“毫无虚假地赞同并支持”《公祷书》中所规定的一切。不久,就有2000名牧师觉得自己的良心不允许自己这样做,他们就被逐出教区,成为“不从国教者”,常常被称为“反国教者”。1664年通过《秘密集会法》,禁止不使用《公祷书》的所有宗教集会。违背这一法案的人受到非常严酷的惩罚。查理二世1685年去世,继位的是他儿子雅各二世(James II, 1685-1688在位)。雅各二世想要公开确立天主教为国教,遭到各派的反对。

在清教徒支持下,荷兰执政者威廉和玛丽夫妻于1688年11月5日率军在英格兰登陆。威廉是荷兰著名的加尔文主义政治领袖沉默者威廉的后裔,是欧洲抗罗宗抵抗路易十四的带头人。1689年威廉夫妻成为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君主。1688年“光荣革命”是清教徒在政治上的胜利,确保了国家的宪政自由和基督教的地位。虽然主教制安立甘教会仍然在英格兰保持国教的地位,但1689年的《宽容法案》也使他们的自由得到了相应的保障。从此之后,长达二百余年的清教徒运动在英国告一段落。

5英国宗教方面的问题

回答:吻兔湿哩

先知

4月11日 08:44 恩格斯认为:宗教对于具有世界影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来说,是“当时资产阶级利益真正的外衣”。⑴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首先是从清教反对国教开始的,宗教之争成为了革命的直接导火线,它对革命进程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16世纪30年代,欧洲新教运动兴起,罗马教皇及天主教势力衰落。英王亨利八世出于维护自己政治、经济和宗教统治的目的,与罗马教皇决裂⑵。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宗教法庭改为国王法庭,召集宗教会议的权力属于国王,从而使英国教会成为国王手中的工具。同时,英国教会接受了加尔文教、路德教的某些思想,并保留了天主教的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等许多传统,形成了安立甘教,又称圣公会,即英国国教。

1553年,信奉天主教的玛丽(1553-1558)继位,她恢复天主教,残酷迫害新教徒,烧死异端达300多人,被称为“血腥玛丽”。

1558年,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1558-1603)成为女王,并恢复了国教,在“血腥玛丽”时代逃往欧洲大陆的新教徒纷纷回国。

开始于16世纪30年代的英国宗教改革,在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断加强势必成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重要障碍,而此时的英国国教会作为封建专制的重要支柱,也就必然遭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对。⑶

从16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反对国教会的“非国教徒”,他们主张依照加尔文教来“纯洁教会”,要求清除国教会中的天主教教义和教规仪式,清教徒由此而得名。

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前曾出现过一场颇为壮观的利用宗教反对宗教(即利用加尔文教反对国教)的反封建启蒙运动,掀起了一场清教运动。⑷

16世纪60年代中期,帕克大主教试图强制性实行教士在圣事中穿法衣和仪式的统一,掀起了一场“法衣争端”。那些坚执┓ㄒ碌慕淌勘蝗衔�枪�掏剑��切┚芫�┓ㄒ碌慕淌吭虮蝗衔�乔褰掏健”烧�钦獬】此剖侵鹘逃胍恍┙淌恐�涔赜谒鏊槲侍獾姆制纾�ǔ1豢闯墒乔褰淘硕�钠鹪础?

清教运动的发生,与这个时期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有关。

首先,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支柱。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是为了加强专制王权,结束中世纪以来国王匍匐于教皇脚下的窘态。改革后的国教大肆宣扬“君权神授”论,而由国王任命的主教制,其实是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封建等级制度的进一步确认。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其基本意义在于国家政治而不在于宗教交易方面。” ⑹

其次,清教的教义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和要求。

是因为清教的教义接受了加尔文教的“前定论”观点,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上帝已经“预定”谁将得救,成为“选民”,谁将永远沉沦,成为“弃民”,并以现世的成功与失败、永生与犯罪、富贵与贫贱作为是“选民”或“弃民”的标志。加尔文教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⑺

最后,当时历史条件决定了它是进行反封建宣传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17世纪的英国,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但其意识形态仍受宗教的影响。披着宗教的外衣的反映社会各阶级的思想,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1637年,查理一世命苏格兰长老会在祈祷时必须使用英国国教的祈祷文,这极大的伤害了苏格兰人民的宗教感情。1638年大多数苏格兰人在贵族的领导下,签署了《民族圣约》,他们声明准备发动一场完全出于自卫的全国性抵抗运动,保卫他们真正的宗教和国王的权威。

1639年2月苏格兰起义军进入英国边境。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抵抗苏格兰人,不得不在1640年4月13日下令召集已停开了11年的议会。但是这届议会拒绝通过国王所需要的经费,并且对国王的专制统治及宗教政策进行了猛烈抨击。查理一世在气恼之下,在5月初又将它解散。

但是苏格兰起义仍在不断扩大,解散议会无助于军费的解决。查理一世又不得不在1640年11月3日从新召开议会,这届议会断断续续存在到1653年,史称“长期议会”。“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1642年8月22日查理一世在诺丁汉的卡塞尔山顶升起了王党的军旗,对议会宣战,从此开始了内战。在内战中,资产阶级、新贵族、自耕农和城市平民,他们大多是清教徒,并参加了议会军,这支军队在清教徒的著名代表人物克伦威尔的指挥下打败了王党军队。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在白厅前被斩首,5月19日英国被宣布为共和国。

议会的胜利与王党的失败,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的因素外,还有宗教的因素。

首先,查理一世在宗教政策上的失误,特别是爱尔兰事件加速了他的灭亡。⑻

从17世纪,特别是30年代后,一直流传着天主教徒将阴谋推翻新教国家,对新教徒进行大肆屠杀的传闻。长期议会召开后,资产阶级反对派就指控斯特拉夫伯爵在爱尔兰招募军队,计划借爱尔兰的天主教军队颠覆英格兰新教在教会和国家领域中的地位。⑼爱尔兰起义使查理一世受到传闻的不利影响。

1641年10月,爱尔兰因担心国王在与议会的斗争中失败而殃及天主教徒,发动了起义。议会坚信,爱尔兰“叛乱”是罗马天主教徒干的事情,同时也是“万恶的国王的谋士们”搞的阴谋。⑽

内战爆发后,查理一世为了对付议会军曾于1643年和1645年两次同意与爱尔兰天主教同盟“休战”。这使人们越来越相信,他欲利用爱尔兰天主教军队来摧毁英格兰议会。⑾于是,广大人民群众在议会的保卫基督事业、抵御天主教的反扑的号召下,加入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队伍。不论是克伦威尔的“铁骑军”,还是以后的新模范军,其中大多数是信奉清教的自耕农和城市平民。

其次,议会实施了有利的宗教政策,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最终赢得了胜利。

内战爆发后,由长老会把持了长期议会。1642年12月首先将主教赶出议会,接着取消英国国教。1646年废除主教制。为了得到苏格兰的军事支持,双方议会于1643年9月签定了“庄严的同盟和圣约”。苏格兰派出2万多人的军队,帮助议会军,王党军队在两军打击下失败。此后长老派把长老会确定为英国国教,禁止其他教派举行“圣会”,其宗教政策同时引起了以独立派为首的社会各阶层以及苏格兰的不满。苏格兰长老会倒向国王,而长老派为保政权只得与国王和苏格兰妥协,下令解散受独立派控制的军队。国王乘机发动第二次内战,独立派与平等派捐弃前嫌,取得内战胜利,并将长老派赶出议会。独立派上台后实行较为宽容的宗教政策,但是这种宽容是有限的,他们拒绝废除什一税,坚决镇压平等派和掘地派。其政策的失误和军队的腐化最终招致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⑿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英国国内一片混乱。1660年5月,查理登上王位,称查理二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统治。

1661年,查理二世颁布“市镇团体法”,要求各城市公务人员必须采用英国国教的圣餐仪式。1664年又要求一切牧师必须承认国教的基本教义,并宣誓绝不反对国王和国教教会。上述法令的颁布并非出于单纯的宗教狂热,而是有其政治目的的。在经过两次内战之后,许多城镇的市政权力掌握在长老派和独立派手中,法令的颁布意在取消资产阶级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并以信奉英国国教的封建贵族代之。⒀1665年,颁布“五哩法案”,严禁清教徒进入重要城市,使国内工商业一片萧条。

在1679—1681年召开的一届议会中,就天主教徒詹姆斯伯爵的王位继承权问题,议会分成两派:以丹比伯爵为首的托利党和以莎夫茨伯里伯爵为首的辉格党。托利党主要反映大土地所有者和英国国教高层僧侣的利益,他们拥护詹姆斯继位,在宗教上多为英国国教徒;辉格党主要代表金融资本家、大商人及一部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反对詹姆斯继位,在宗教观上多为激进的国教徒和清教徒。

1685年查理二世去世,詹姆斯继位,开始着手恢复天主教。1687年4月4日詹姆斯二世发布一个宽容宣言,给予包括罗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基督教徒以信教自由。1688年4月27日发布第二个宽容宣言,宗教界哗然。詹姆斯二世此举几乎遭到包括托利党和辉格党在内的英国社会其他各阶级人士的反对。⒁

1688年6月10日,詹姆斯二世的第二个妻子,信奉天主教的意大利摩德纳的玛丽,生了一个儿子。人们原来认为在詹姆斯二世死后,把王位传给他信奉新教的女儿的希望破灭了。1688年6月30日,两党的六位领袖和伦敦主教联名发出一封邀请信,恳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奥伦治亲王到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富”。11月5日,威廉率领荷兰海军在英国登陆,12月10日,詹姆斯二世在众叛亲离的状态下,逃往法国,这次政变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

1689年、1701年又先后颁布《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明文规定政教分立,国王必须由新教徒担任,从而杜绝了天主教在英国恢复的可能性。

宗教改革后的国教成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资产阶级于是将能反映其要求的加尔文教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清教运动成了革命前的思想启蒙运动。作为革命的导火线的苏格兰起义也是由于查理一世的宗教政策引起的,同时宗教的因素又影响着王党与议会的成败。而作为革命尾声的“光荣革命”也是在维护“宗教、自由和财富”的名义下发动的。

综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倡导什么宗教,反对什么宗教,并非完全出于宗教的狂热,更主要的是出于夺取政权、巩固统治的目的,宗教斗争的实质就是各阶级间的政权斗争。⒂

6香港艺人黑名单大全

近期,香港媒体流传出一份疑似“香港金曲颁奖典礼”的“禁播歌手名单”,这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据悉,这一份名单上包括方皓玟、黄耀明、何韵诗等人和一些乐队组合。

香港早些时候已经开始整治起了乱港媒体,一些证据确凿的媒体纷纷关门大吉,在同时也牵出不少“乱港艺人”。闻风而动的演出机构,是立马行动,在前段时间已经取消了给“乱港艺人”的演出场地,何韵诗、阮民安等人的演唱会都纷纷因此取消。

其实这“乱港艺人”打的算盘真真好,一边想脱下自己之前“反中”的皮,一边还想将自己“反中”得来的流量变现。

此次出现在“禁播歌手名单”上的艺人,可没一个被冤枉的。比如黄耀明,当初他在2012年就与乱港分子粘连不清,还参与了所谓的“反国教”游行示威。

之后的“占中事件”与“修例风波”中,也没少给乱港分子出力。这些艺人,靠着自己明星身份赚得盆满钵满,还不思回馈社会,反而煽动粉丝“乱港”,自然是罪无可恕。

中国已经下定决心要好好正正社会风气,香港也将“香港国安法”落到了实处。相信少了那些蛀虫以后,香港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反国教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反国教派别、反国教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tags:

关于我们

锐萌小雪知识分享每天更新各类行业经验知识问答,不定期的更新行业经验问答,经验知识解读,生活经验知识科普,以及各种百科经验知识等,学知识,涨见识,就来锐萌百科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2 锐萌小雪知识分享 · 网站地图 · 内容地图 · XML地图 ·吉林锐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吉ICP备2023000282号-3,